Sunday, July 18, 2010

陳莉珍‧諧街

為了一篇特稿,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和兩位年輕同事到敦李孝式路,或老吉隆坡人口中的“諧街”一帶視 察。
追尋前人的足跡,我們變身為遊客。一個同事戰戰兢兢的將相機掛在脖子上拍照,另一個則忙著打量 附近有歷史價值的建筑物。在這一條曾以吉隆坡警察總部而聞名的街道,我心底卻很擔心大家的安危,尤其走到比較僻靜的角落,或看到幾個貌似癮君子或皮膚黝黑 的外勞經過我們身邊的那一刻,我的心臟都會加速跳動。
晚上的諧街,很多商店、銀行都已打烊,沒有白天來的熱鬧。而且一些店屋空置,不復當年的繁華。
沿著諧街走到盡頭,我才恍然大悟,曾經很喜愛的牛肉面店和雞粥檔就在諧街。之前,來這裡尋找美 食,竟渾然不覺這就是吉隆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望著新舊參半的店鋪、會館、廟宇等等,想像著多年前這條街的風貌,想像著曾幾何時在這裡努力打 拚的先輩,這是一切繁華的起步。歲月風霜洗凈了昔日的風光,卻留下了讓人回味無窮的情懷。每一幢建筑物通過它獨有的風格細述自己的故事。
這裡的魅力,絕不比耗資巨款打造的吉隆坡雙峰塔,或其它人造旅遊景點遜色。
諧街讓我想起了自己成長的故鄉——美里,作為一個在市中心長大的孩子,我常常懷念那一排排老舊 的店屋,十幾年來,發展腳步將他們逐一翻新,重新建造的店鋪,就算嘗試依樣畫葫蘆卻像個急著長大的稚童,少了風霜的歷練,少了歲月的雕塑,淡而無味,讓人 覺得惋惜。
現代人努力的追求優質生活,政府致力打造高收入群體,一個又一個的大馬發展計劃,關注的是培育 人才,發展經濟,但是大家都忽略將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如果能有系統的修復保存古舊建築,有制度的推動老吉隆坡的文化之旅,能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 資產之餘,也建立大馬獨有的多元色彩,開拓另一片天空。
這樣的計劃,民間組織就算有心也可能無力,如果執政者有心保護我們的文化資源,這裡不失為一個 很好的開始。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莉珍‧《星洲日報》文教部副主任‧2010.06.1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