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7, 2009

陳莉珍‧文抄公的世界

2009-11-27 19:09

“我覺得看不懂中文字,人生好像少了一些甚麼。”好友說道。

她和我分享自己中三那年決定報考中文的理由。

她說,她的父母或許是要拿孩子們來做實驗,把她送進了國小,而妹妹送進了華小。她雖能講一口流利的華語,但是方塊字對小時候的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符號。她非常羨慕妹妹書寫中文的能力。

於是,中三那年,她自己暗下決心認真學習華文,毅然報考初中檢定試的華文科。

這些年來,她都沒有放棄學習華文,中五那年她也報考華文。

“現在,我仍得向父親請教報紙上的一些生字。”她補充說明。

她是之前律師行的同事,因為總是以華語交談,我一直都以為她是個華校生,認識了幾年之後,我才知道她有這麼一段歷史。

我可以想像,到了中三才開始學習一種語文是多麼的艱難。她說,中三考試的時侯,她只能寫一些很簡單的句子,作文也不好,考試過關連自己也覺得僥倖。

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對本族文化根源的追尋和認知,而她的堅持讓我感動。

身邊有好幾位沒有受過華文教育的朋友不時向我透露不懂華文的遺憾,這種遺憾不是因為中國日益強大,不懂華文讓自己競爭能力相對減低所造成,而是純粹無法懂得跟自己的根有密切連繫的文字和文化、關於祖先的歷史而產生的遺憾。

當然,我們這些華校生也並非是最完美的。連東南亞政壇巨人李光耀都承認,一個人掌握語文的能力有限,雙語之間必定有強弱之分。於是,有時候,學習過程中,因為自己英文能力的不足,我們或許需要比別人花上更大的力氣。不過,我肯定,對於這一切,我們無怨無悔。

以前,我總覺得談根,談文化是老一輩的祖居國情意結。現在,從週圍的青年一代身上,我更瞭解,這和自己的身份認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管哪一代的人,這是我們的身份,一個和我們馬來西亞人身份沒有衝突的身份。

這是,我們。

對我以上所說的一切,有一些人是永遠不瞭解的,他們不知到我們堅持甚麼。對他們而言,我們這些“閉塞的文抄公”,是對社會毫無建樹的一群,是不願意融入主流社會的“怪咖”。

不過,我知道,你和我,對他們那個假象世界沒有多大的興趣。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莉珍‧2009.11.2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