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1, 2011

陳莉珍-轉貼前的獨立思考

最近,聽到一則這樣的小故事,唯其真實性無從考究。
一名學生因為聽了關於人權的講座,就開始不做功課,說不做功課是他的人權。
這名學生如此詮釋人權來達到自己不必履行學生的責任,聽起來怎樣都不太對勁。
在現實社會裡,很多人在行使自己的人權時,似乎都忘了隨之而來的責任,尤其是在網路上的言論自由這一環。
有的人認為,既然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是人的基本權利,所以很多時候未曾經過深思熟濾,也沒有考究事情真相,他們就在網路世界裡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發言,有時夾帶人身攻擊、個人成見、甚至情緒。
還有一些並未以真相作為基礎的發言,最後在網上一傳十,十傳百,儼然成了真理。幾年後,用任何搜索引擎查詢相關資料,這個幾可亂真的訊息,再次浮上臺面。
這是一個讓人越來越無法厘清真相的年代。
就拿最近女富商遇害案件來說,網路上已經把嫌犯“拿督律師”定罪了。
當局認為,一些媒體在報道此案的手法,用上了很多揣測性報導,更呼吁媒體需要謹慎處理。但塑造嫌犯是主謀,甚至最後在網路上被定罪的真兇只是媒體而已嗎?
前幾天看到嫌犯的照片被刊登出來時,有些不舒服。法律訓練給我的其中一項認知:在還未定罪前,任何嫌犯都是清白的(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這點,相信檢控單位應該更熟悉不過。此案件的高調辦案手法及對待嫌犯的手法,與之前另一宗同樣引起公眾高度關切的被殺案嫌犯有些不同。如果大家還記得,該案件裡的嫌犯上庭時都有套著黑布。
依據目前局勢的發展,提控到定罪前都可能存在著一些變數。如果要真兇不逍遙法外,我們必須更冷靜一些,畢竟是法庭而非輿論可以將真兇繩之於法。
當接觸的資訊越多,訊息來源越不可考察之際,我們就越需要獨立思考,靠自己去判斷這些資訊的可靠性。
這個年代,任何一篇文章/新聞,只要一個按鍵就可快速且輕易的轉發或轉貼,但是在按下鍵盤之前,我們應該考慮傳達這份訊息的意義。
這樣的態度,才能讓我們從不斷進步的網路資訊科技裡得到益處,而不是受到誤導。
2010年9月18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