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莉珍
在這個維基百科無所不能(提醒一下,維基百科是所謂的“民辦”資料庫,資訊都是由網民自行輸入,取用時必須小心榷核),堪稱的上是資訊過剩的年代,年輕人對哪些資訊有興趣?
最近,有緣與幾位少年朋友相會,從談話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對國家、社會的看法。我們談話的內容天南地北:時尚、娛樂、體育、教育、甚至政治。少年們的看法獨特也成熟,最重要的是懂得據理力爭,對不了解的課題更勇於提問。與他們數日的相聚,讓原本對這個社會有點心灰意冷的我,燃起了一絲希望。
例如,談到黃明志的社會現象,他們贊同黃明志所提出的一些不滿及訴求,但卻對他選擇的方法有所保留。談到種族、政治的課題,隨行的朋友突然冒出一句:“小心一點,否則就會在ISA下被拘留。”接踵而來好奇的少年們有問:“甚麼是ISA?”
沒有和少年們好好說明這條“惡法”,讓我有些遺憾,不過讓友人的出言勸阻讓我備感意外。不久前,有人告訴我華社子弟對於政治、法律課題總是敬而遠之。
當時,我認為在資訊過剩的年代,任何濫權的新聞就在彈指之間,只要一個按鍵,不消數秒你就能得到各種想要的資訊,沒有多少空間讓人扭曲律法或掩蓋濫權的真相,對探討政治、律法課題感到害怕的問題應該不復存在。
這次的親身經驗讓我體悟這種對政治敬而遠之的概念有多根深蒂固,於是,我們在公共場所高談闊論政治課題就會招徠類似的勸阻。
的確,不了解政治,我們可以繼續賺錢養家、安樂舒適,但忽略了監督政府的責任,你就忽略可能就發生在你眼皮底下的濫權現象,而這樣的態度真的能永保安穩嗎?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如今我們面對的貪污、濫權、甚至治安問題,哪一樣不是因為過去我們選擇漠視的結果?
追求公義的心,人皆有之,這些最近結識的少年也不例外,只要他們繼續抱持著一顆熾熱的心,繼續好奇、不斷的提問,理性的探討,就能確保這個社會不會成為無良政客的溫床,就能確保這是一片將來可以安居樂業的土地。
少年與他們的未來,就取決於探討政治、法律問題的態度。
星洲日報-2010年11月13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