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莉珍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上週在星洲日報主辦的講座“我眼中的大眾媒體文化”,跟出席者分享了他對面子書的看法。他認為,面子書推動了人們“大事小事”都分享的文化,朋友相聚吃飯不再是閑話家常,而是忙著拍照、傳簡訊,向微博的追隨者、面子書上的朋友分享聚餐上的點滴。
確實不錯,這是一個“分享”的年代,我們習慣將生活中大小細節通過網路公諸于世,社交網絡“面子書”(或“非死不可”)成了很多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擁有帳號的人的社交圈子,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一覽無遺。
這樣的資訊可以成為有心人士的工具。美國就有一名“收債佬”為了找到欠債人,通過面子書向她的親朋好友宣傳她欠錢未還,而且還請親友們讓欠債人盡快與其聯繫。
這個舉動激怒了這名欠債的婦女,她上告法院向這間債務催收公司索償1萬5千美元。據當事人梅蘭妮的說法,她因為請病假,沒有上班所以未準時繳付362美元的汽車貸款,而該債務催收公司不僅通過大量信件、電話催繳(一天20次),甚至還聯絡上了她的居住他州的親友。
梅蘭妮的史無前例的訴訟能否勝訴,明年一月法庭才會定奪,不過,美國各州及聯邦政府都立法管制收債公司,而且也禁止收債公司使用“會使欠債人蒙羞的管道”,而法庭這次將必須裁決面子書通訊能否構成令欠債人蒙羞的管道。
面子書針對此事發表聲明指出,該收債公司的行為觸犯了一些法令,促請梅蘭妮聯絡有關當局。同時,他們也指出面子書禁止用戶之間任何含威脅、侵犯或憎恨的通訊。他們鼓勵公眾向他們舉報這種行為,也提醒公眾只接受認識的朋友請求,及善用隱私設置來避開不想要的通訊。
這果然是個沒有秘密的年代,在面子書上分享的越多,你就越無所遁形。面子書這玩意兒或許可以讓你開拓社交網路,但也絕對有可能構成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
各位面子書用戶,往后大方分享之前,不妨先三思,免得在面子書上丟面子。
星洲日報-2010年11月20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