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4, 2009

陳莉珍‧馬來文報、華文報

最近有人主張馬來報社應該出版中文報紙。這個小小市場竟然有人感興趣,真是始料不及,畢竟從經濟角度來看,不會有人想要涉足幾乎飽和的市場。

讀了《馬來西亞前鋒報》專欄作者包含以上言論的大作後,我不禁汗顏,華文作者從來沒有像那位作者那樣關心馬來報業。

那位作者以馬來人一定要“考察”華人為主題,不忘鞭撻華文報章沒有努力促進國家和諧、發展,馬來文報業者一定要承擔詮釋大馬人民權益的責任,這等重任萬萬不要交託華文報章。

就人口比率,馬來文報章擁有極大的市場,不過,論報份或實際讀者人數,市場相對日漸縮小的華文報卻一枝獨秀。華文報更是蓬勃發展,有十多家報紙為佔馬來西亞總人口兩成半的華社服務(這人數當中,有部份不諳華文而被英文報瓜分),反觀擁有無限發展潛能的馬來文報,只有兩份大報,3份八卦報。

再來,讓我們探討兩種媒介語報章的關係,根據一位報界前輩的說法,馬來文報和中文報主事的領導層向來關係不錯,就算報章上刀光劍影,為了國家大事吵得你死我活,私底下卻從來沒有因此不和。如果翻閱《星洲日報──歷史寫在大馬土地上》一書,就會發現《星洲日報》在面臨財務困難而缺乏新聞紙的艱辛歲月裡,就是向《馬來西亞前鋒報》借紙應急。沒有交惡,沒有容不下彼此的因素。

中文報章的讀者人數為何有影響輿論的力量,不可忽略其內容。或許,那位作者只是閱讀由《馬來西亞前鋒報》翻譯員翻譯的一週內容摘要,對中文報章內容的瞭解有限。

華文報為華社爭取權益的時候早已拋開了種族包袱,一些從前“這個領袖比較親華人”的論調在華文報幾近絕跡。而在國家課題上,例如近日的獎學金課題,華文報表達的是每個馬來西亞人的願望:平等待遇。

追求憲法賦予我們的權利,難道與政府的治國方針不符?

曾有個馬來德士司機告訴我,“我早就不看《馬來西亞前鋒報》了,我的朋友也一樣。”其實,我聽了之後覺得很欣慰,原來這份偏激的馬來文報章並不代表馬來社群。

或許,要領導這個國家的輿論,正確的詮釋國人利益,不是研究華人、華文報章,而是認真看待馬來文報所代表的社會?想靠幾篇無法引起共鳴的偏激文章建立影響力,未免太可悲了。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莉珍‧2009.06.26

1 comment:

  1. 陳莉珍小姐您好!我是秋瑩,來自馬來亞大學語言學院的學生,我在網絡上找到一篇您翻譯的文章作為小課業對比研究的研究材料,文章是從以下網站截取的:http://ccliew.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7641.html

    想向您確認資料來源的真實性,並且想了解您的學業背景(例如最高學歷是什麼專業,在哪所大學畢業等等)。如不介意分享,可發電郵至yingxi24@hotmail.com。期待收到您的來信!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