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離開我們半個多月了。
短短半個月時間是不可能沖淡明福親人、愛人失去他的痛的。
直到今天,還沒有人可以為環繞明福死亡的種種疑點提供答案。
這半個多月來,追隨明福新聞的馬來西亞人,帶著疑惑、悲痛、憤怒。我們不解,甚至不忿,為甚麼一個大好青年如此喪命?
這半個月來,人們對明福案件進展的各種反應都摻雜著情緒,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情緒。政黨領袖(執政或在野)、反貪委會、明福家人或一個普通的馬來西亞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明福的死亡,解讀尾隨明福死亡的種種後續發展。
今天,一位長者突然問我,你對皇家調查委員會的設立有甚麼想法?
幾天前,我曾在《溝通平台》發表過對皇委會的想法,字裡行間,透露了我不抱希望,預見了這個皇委會將徒勞無功。寫〈越來越多人變得麻木〉的我,就是自己筆下拉鋸戰裡敗下陣的人。
不過,這位長者的問題卻讓我重新思考。
沉淀了自己的思緒後,我發現之前那篇文章因為過於悲觀而忽略了幾個重要的點。
納吉委任皇委會調查反貪委會的審訊過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確實,對我們這些很多想要知道明福發生甚麼事的人,皇委會未必可以給我們答案。但是,不要忘了,這個調查結果可以審視反貪委會這個公立機構的結構,甚至於運行的實效。反貪委會成立不久,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機構和其前身反貪局沒有多大改變,這次明福事件不正恰好為我們提供一個檢討的機會嗎?
或許,明福事件會驅使各方朝向反貪的目標,當然,執政者必須擁有足夠的決心。
我們不能忘了,明福之後,還有其他將會被反貪委會盤問的人。
明福的死因,我們就待驗屍庭來給我們一個答案。我們只能祈願,這個制度裡還是有良知的人。
不要讓明福漲的死成為一些無謂政客的政治籌碼,不要讓他們煽動我們的情緒。
明福不幸的離去,或許可以促使有關方面去改革這個制度,可以讓我們的國家社會變得更美好。
推動改革,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好,我想,這應該會是明福這個熱血青年投身政治的最大心願吧!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莉珍‧2009.07.3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