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9, 2010

陳莉珍‧刻板的印象

2010-09-03 19:14
大學印象深刻的一堂課——“律師、客戶、案件”。其實,教授的就是律師在面對客戶,處理案件時的職業 操守。
這堂課很有趣,沒有慣有的期末考,大學安排我們到不同的環境去實習,其中包括:市議會的法援 處、社區中心的法援柜台、律師事務所等等。依據我們的個人實習經驗寫個幾千字的報告,就是整個學期的功課了。
因為這堂課的緣故, 我接觸到了《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這本經典好書。這是這堂課的指定讀本。
故事背景是50年代的美國南部,主軸是一個小女孩描述白人律師父親替被誣陷強姦白人女子的黑人 辯護的過程。
小女孩的父親——亞惕‧芬鵸(Atticus Finch)不理會社會議論和白人的憤怒情緒,堅持為黑人辯護。在當時黑人社會地位卑微的年代,他幾乎成了眾人的箭靶。作者替亞惕樹立的形象,喚醒了很多 人內心的正義種子,很多法律界名人都承認自己修讀法律的原因就是受了此書裡這個虛擬人物所影響。英國《衛報》一名專欄作者將亞惕形容為“被欺凌的無聲人士 的保護者、暴行的反對者,及捍衛毫無希望法律案件的生者。”
儘管審判過程中,亞惕出示了有力證據證明黑人嫌犯的清白,陪審團最後還是通過他有罪。瀕臨絕望 的嫌犯,在企圖逃獄的過程中被鎗殺了。書中的黑人嫌犯,是社會刻板印象的受害者,陪審團不願意摒除他的膚色替他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別與當時社會裡對黑人社 群的印象,這名嫌犯是個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及虔誠的教徒。
在書裡,亞惕不停的教育女兒一些人生道理,其中包括如何瞭解身邊的人。他是這樣說的:“你永遠 無法瞭解一個人,直到你從他的角度思考,直到你‘爬進他的皮膚’走動。”
膚色、宗教沒有理由影響我們對正義的渴望,對是非曲直的認知,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懷抱同理心。如 果,我們能夠擺脫所謂的刻板印象,讓膚色、宗教不成為我們衡量、判斷他人的主因,那麼很多負面情緒自然就能夠被化解了。
如果這個國家由上至下都懷抱著同理心,擺脫一些刻板印象,那麼我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必然不同, 那麼所謂的種族關係法令、種族委員會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摒棄對其他種族朋友的成見,這將是一個好的開始。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陳莉珍‧《星洲日報》文教部副主任‧2010.09.0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